欢迎进入潍坊日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AO河北省定州市食品加工厂污水处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是将一沉池、I、II级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污泥池集中一体的设备,并在I、II级接触氧化池中进行鼓风曝气,使接触氧化法和活性污泥法有效的结合起来,同时具备两者的优点,并克服两者的缺点,使污水处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产品分类
相关文章
品牌 | 其他品牌 | 应用领域 | 环保,包装/造纸/印刷 |
---|
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发展的十个特色
为什么要开发生物流化床A/O污水处理技术呢?对此何庆生表示,传统污水处理的生化池是曝气池,曝气池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曝气池敞开式曝气,造成大量废气挥发,污染周边大气环境,因此须加盖密闭并进行废气处理;曝气池容积负荷低,占地面积大,废水停留时间长;曝气量大,气液比高达40,废气产生量大,运行成本高;曝气池采用构筑物方式建设,易出现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针对传统生化池的缺点,我们决定开发新的废水处理技术,新技术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生化处理要密闭化、装置化;要高效化,节约占地面积;要低成本运行;要源头控制土壤和地下水污染 。”何庆生说。
为此,中石化炼化工程洛阳技术研发中心花费十几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发出高效污水处理的新技术——生物流化床A/O污水处理技术。
生物流化床优势明显
该污水处理技术是在传统A/O工艺基础上创新发展开发的一种新型污水处理工艺,可同时除去污水中的COD、氨氮、总氮、总磷等污染物质,其核心内容是采用多级强化的气-液-固三相流化床代替传统曝气池,实现污水处理的装置化、密闭化,使污水处理实现由“场”向“厂”的角色转变。
何庆生详细介绍了湖北化肥煤制乙二醇综合污水处理应用的该新技术的工艺流程:煤制乙二醇综合污水经调节池均质、预处理后,进入配水池,经进料泵提升后进入缺氧反应器进行反硝化反应,再进入好氧反应器进行硝化反应,好氧反应器出水进入沉降罐进行固液分离,上清液为处理后出水,底部污泥部分回流、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出水的考核标定结果显示:pH值7~8、COD低于30mg/L、氨氮含量低于8mg/L、总氮量低于20mg/L、总磷量低于0.2mg/L。结果表明,出水质量达到了《合成氨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何庆生表示,该新污水处理技术相比传统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短;钢制塔式反应器占地面积比传统A/O生化池减少一半;内导流筒设计使气体用量少,废气排放量降低70%;实现污水装置化、密闭化高效处理,自动化操作;从源头上杜绝构筑物渗漏造成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
煤制乙二醇适用性好
目前多家企业计划新建或扩建煤制乙二醇生产装置。“煤制乙二醇装置的热建为与之配套的污水处理技术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前景。”何庆生说,
“但煤化工的污水量大,成分复杂,其处理方法也是世界性难题,”何庆生表示,从已建成运行的几个大型煤化工企业的污水处理情况分析,目前尚无稳定有效且具备经济性的综合性煤化工污水处理方案,生物流化床A/O污水处理技术的工业化“首秀”成功为煤制乙二醇企业选择合适的废水处理技术带来了新选择。
“生物流化床A/O污水处理技术开发历经十余年,先后进行实验室小试、工业侧线试验、工艺包开发、专有设备研制、工业装置设计建设、开车调试优化等阶段,这次在湖北化肥煤制乙二醇项目的成功应用为该污水处理技术的市场推广奠定了基础。该项污水处理技术已获国内授权发明利5件,国内授权实用新型。”何庆生说。
另外了解到,6月17日,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洛阳技术研发中心项目负责人何庆生表示,*套大型生物流化床A/O污水处理工业装置在湖北省宜昌市顺利通过了专家组的鉴定验收,鉴定结果显示,整体技术处于水平。
中石化组织的专家组鉴定意见认为,大型生物流化床A/O污水处理工业装置,颠覆了传统污水生化处理模式,革命性地实现了污水装置化、密闭化处理,与传统工艺技术相比,占地面积减少54%,废气排放量减少80%,剩余污泥量减少43%,运行费用减少30%,投资减少16%,整体技术处于水平。
AO河北省定州市食品加工厂污水处理
AO河北省定州市食品加工厂污水处理
三 、污水处理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
目前,中国水务市场,虽然推动和行政因素特征仍然比较显著,但是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可逆转。随着中国公用事业体制改革的深入,水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将不断提高,进而为行业整合与跨区域发展提供了动力,把握机会的优势企业将进一步巩固其行业地位。水价改革带来的价格上涨的动力将进一步助推水务企业成长,同时也将引致更多行业竞争对手。
中国的水务行业还处于成长期,市场集中度偏低,缺少行业,地域垄断特征明显。依据行业吸引力和技术关联度向产业链纵向延伸,以及水务一体化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运营管理能力、运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技术应用与开发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已经成为水务行业企业的关键成功要素。寻求*与投资收益的平衡是现阶段中国水务企业成长过程中关注的焦点。
根据我国污水排放的预测,以及我国环境治理的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我国污水处理率2010年达到45%。2010年我国污水排放量将达到763亿立方米,处理45%为343.8亿立方米即每日9407万立方米,扣除2000年已经达到的日处理能力即2685万立方米,尚需建设日处理能力6722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约需人民币1344亿元。
2、竞争
资金成为拉动污水处理发展的核心动力和产业纽带
在化、市场化的背景下,水源污染严重、处理设备落后的行业背景下,污水处理行业呈现巨大的资金需求。工业污水处理发展由原先计划体制下的技术拉动转型为投资拉动,投资不仅是开拓污水处理市场的决定性砝码,也是串起技术、工程、产品、运营产业链的有效手段。污水处理在巨大需求背景下的投资拉动特征,使来自、民营、其他社会得以迅速进入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并成为主角。国家对城市基础设施领域进入的放宽,市场金融工具的丰富,以及传统企业的产权多元化的全面实施,将进一步加强在工业污水处理行业中的权重。
以获得市场为动机的战略联盟是行业市场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契约,而战略联盟就是企业间的稳定契约形式,稳定的契约形式可以有效化解中间交易成本。世界500强企业中,平均每个企业参加60个不同性质的战略联盟。中国水业正处于市场化发展的前期,从行业上看是污水处理政策体系的模糊和不完善,从产业上看是企业的分散和松散。同时,水业综合性*,关联度大,以规模化为基础的,以投资企业为的集投资、设计、工程、运营、设备供应的纵向产业链战略联合体,将成为企业参与竞争、抵御风险、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
3、技术发展趋势
膜材料与膜应用技术的发展
国家实行的膜材料与膜技术应用国债项目带动了我国水污染治理膜技术与膜材料的研发应用。近年来,我国在膜材料的研究开发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基本打破了过去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膜材料制造技术的状态,我国水污染治理技术研发机构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膜材料和膜组件。
工业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
全国各地针对部分工业企业没有实现废水达标的情况,开展了剩余污染源和不合格污染治理设施的达标治理工作。在这一形势下,促使水污染治理技术研发与服务业有了较大发展。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将是针对造纸、化工、医药、酿造和皮革等重点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