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潍坊日丽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网站!
食品、生物、化工等行业排放大部分废水都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利用常规的物化、生化处理难达到处理目的,同时存在操作管理,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等一系统问题。山东省高浓度养殖污水处理设备RL-IC反应器
产品分类
PRODUCT CLASSIFICATION相关文章
RELATED ARTICLES山东省高浓度养殖污水处理设备RL-IC反应器山东省高浓度养殖污水处理设备RL-IC反应器
高浓度畜禽污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和污水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产生活。畜禽养殖废水既是严重的污染源,也是宝贵的资源,因此要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来进行处理。
养殖废水的处理模式主要有还田模式、自然处理模式、工厂化处理模式;传统的还田模式个自然处理模式由于受土地的限制已不能满足城市近郊大量畜禽废水处理的要求,因此,可采用高效、经济地工厂化处理模式来处理畜禽废水。
经研究,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处理工艺已经比较成熟。目前常用于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厌氧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厌氧滤池(AF)法、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法、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法。
厌氧滤池(AF)生物技术
1.AF是一种内部填充有微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微生物一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另一部分在填料间隙间处于悬浮状态,污水在流动过程中保持与生长有厌氧细菌的填料相接触,通过微生物的一系列作用,将高浓度养殖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并产生以甲烷为主的沼气,通过收集装置将沼气收集可用于养殖场日常生活用能、反应器保温、养殖场保温等。
厌氧滤池内生物固体浓度高,因此可以获得较高的有机负荷,废水COD负荷可高达(5-15)kg/(m³•d),当有机物浓度和性质适宜时,有机负荷高达(10-20)kg/(m³•d)。厌氧滤池内固体停留时间长,因此可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耐冲击负荷能力也较强,而且启动时间短,运行管理也比较方便。但是,在填料采用不当的情况下,污水悬浮物浓度较高时容易发生反应器短路和堵塞,这是厌氧滤池不能迅速推广的一个瓶
UASB是在升流式厌氧滤池的基础上改良而来的,它取消了滤池内的全部填料,并在池子的上部设置了气、液、固三相分离器,这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处理效能高的新型反应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污水从反应器底部向上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在厌氧状态下产生沼气,沼气的产生引起内部循环对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维持是有利的。因此,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具有污泥浓度高,平均污泥浓度为(20-40)gVSS/L,水力停留时间长,容积负荷一般为(6-11)kgCOD/(m³•d)左右,无混合搅拌设备,靠水流和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沼气的上升运动,使污泥床上部的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对下部的污泥层也有一定程度的搅动。
UASB内设有三相分离器,通常不设沉淀池,被沉淀区分离出来的污泥重新回到污泥床反应区内,而且污泥床不填载体,节省造价并可避免填料堵塞的问题。正因如此,UASB反应器已成为第二代厌氧反应器中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的装置,厌氧生物处理法不仅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进水BOD最高浓度可数以万计,也适用于低浓度有机废水,如城市污水等。
采用UASB/SBR/氧化塘工艺处理养猪废水,经UASB处理后COD去除率为82%,BOD去除率为79%,NH3-N去除率为31%。UASB反应器对有机物有较理想的去除率,但是,对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不理想。此外,进水中悬浮物需要适当控制,不宜过高,一般控制在100mg/L以下,防止悬浮物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ABR工艺作为第三代新型厌氧反应器,是一种高效反应器,相对于UASB、AF厌氧处理工艺具
有结构简单、投资少、抗冲击负荷强等诸多优点,但实际使用中涉及较少
由于在反应器中安装了一系列垂直的折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几个串联的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可以看成是相对独立的UASB,每个反应室中的水流都可以看成是*混合的,处理过程中反应器内产生的气体使反应器内的微生物固体在折流板形式的各个隔室内做上下运动,而整个反应器内的水流则以较慢的速度做水平流动。因此,ABR反应器的水力流态在整体上有可以看成是推流式。
ABR反应器中,相互串联的隔室有利于微生物种群在沿反应器长度上的不同隔室中顺次实现产酸相和产甲烷相分离,从而在单个反应器中实现两相或多相分离,这样可以使不同类型的微生物在最适宜的条件下生长,实现较高的有机物降解能力。
采用ABR工艺处理高浓度畜禽养殖废水,当进水COD浓度达到(9000-10000)mg/L时,COD的容积负荷最高为6kgCOD(m³•d),水力停留时间48h左右,去除率在75%-85%,出水COD浓度在(1500-2000)mg/L,产气率在0.4m³/(kgCOD)。但是,ABR工艺对NH3-N几乎没有去除效果。因此,如何改进该工艺使其有脱氮功效将是今后研究的趋势。